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历史军事 -> 二嫁东宫

二嫁东宫 第4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话赵承延不爱听,露出怪的表情看她,“雁娘曾救过我性命。「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薛嬷嬷:“一个清清白白的女郎,借着救命恩情搭上了郎君,不明不白地揣了崽,这是良家子干出来的事吗?”


    赵承延闭嘴不语。


    薛嬷嬷理智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若非那女郎有野心手段,当初郎君直接给些钱银便打发了,又岂有今日的艰难?”顿了顿,“她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该承担后果,现在情况不如她的意了,就开始作妖折腾,就像是元娘,也不曾这般猖狂过。”


    赵承延原本想来求得她的共情,谁料受了一顿斥责,委实不是滋味,心烦道:“嬷嬷莫要说了。”


    薛嬷嬷心知他优柔寡断的性子,不再惹人嫌。


    哪晓得刚刚才受了一顿训,接着又听说崔氏过来了,赵承延皱眉,不耐烦道:“她来做什么?”


    薛嬷嬷提醒道:“郎君可莫要忘了,这是庆王府,不是别院。”


    赵承延受不了她道:“你且下去。”


    薛嬷嬷有些郁闷地退下了。


    不一会儿崔文熙进了厢房,笑盈盈地朝他行礼,见桌上的饭菜未动,道:“天色不早了,四郎还没用饭吗?”


    望着那张温婉娇美的脸庞,赵承延心里头不由得生出几分厌烦。


    在某一瞬间,他忽然有些体会到了雁兰曾经的羡慕心情。


    崔氏家世好,生得好,谈吐学识好,周边人人夸赞人人爱戴。而她雁兰,一无所有,可以说是无依无靠。


    雁兰的情形跟他其实有几分相像,跟流着皇室血脉的正统赵家人来比,他赵承延就是个异类。


    明明身处高位,却处处小心谨慎,无法像赵家人那样肆无忌惮,怕被弹劾诟病。


    表面上是亲王,谁知道背地里人们又是如何看待他的呢?


    想到当初与崔家的联姻,如果没有皇室这层背景,她崔氏又岂会嫁给自己?


    有些话,明明知道伤人,却还是忍不住想作死。赵承延盯着崔文熙看了许久,才问道:“元娘,倘若当初我一无所有,你还会嫁给我吗?”


    崔文熙愣住,困惑问:“四郎怎么问起这茬来了?”


    赵承延:“忽然有感而发。”顿了顿,“倘若当初我没有庆王这个名衔,你可会嫁给我?”


    崔文熙笑了笑,不答反问:“倘若四郎当初一无所有,可还有胆量敢请官媒娘子上国公府提亲?”


    赵承延愣了愣,一时不知作何应答。


    崔文熙自顾坐到凳子上,“你瞧,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根本就没有机会牵连到一起,就如同四郎与雁兰那般,倘若四郎不得她救助,你也不会多看她一眼,不是吗?”


    赵承延沉默了阵儿,才试探道:“你何故就容不下她?”


    崔文熙仍旧维持着正宫主母的优雅从容,不疾不徐道:“我崔文熙是国公府家的嫡长女,有才貌有学识,不是说大话,这身份背景就算进宫也是使得的,凭什么要与一乡野女郎共事一夫?”


    这话把赵承延噎着了。『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崔文熙继续噎他道:“我想通了,你既然不愿与我和离,那我便懒得折腾了,去母留子就去母留子,反正雁兰我是容不下的,生产后我会亲自处置她,是死是活全凭我崔氏一句话,到时候四郎若反悔,休怪我使手段不给你颜面。”


    赵承延抽了抽嘴角,忍着满腔愤怒没有发作。


    崔文熙故意问:“怎么,四郎不高兴?”


    赵承延失望道:“元娘好歹毒的心肠,雁兰一介弱女子,你给她留一条生路又何妨?”又道,“她已经求我替她备一口薄棺了,若是产子出意外,直接躺进去便是。可是产子后仍旧难逃其命运,这是何其残酷?”


    崔文熙面色一冷,故意拍案而起,怒斥道:“这是我求她来的福报吗?!是她自己讨的,怨得了谁?!”


    这话把赵承延气着了,指着她愤怒道:“毒妇!”


    芳凌生怕二人打起来了,连忙劝道:“娘子且少说两句。”


    崔文熙偏不,她必须得做陪衬,雁兰越是可怜兮兮,她就越要趾高气扬,这样才能让赵承延心生怜悯和保护欲。


    她得推波助澜,得替雁兰的前程铺路,当即便火上浇油道:“是你自己背信弃义负了我,如今却怨起我来了,你赵四郎哪来的脸面喊冤?!”


    “背信弃义”刺痛了他的体面,懊恼道:“荒唐!明明是你崔氏七年无所出,按我大梁户婚律,无子,妒忌,当该休去!”


    “你敢!”


    “你莫要赌我!”


    外头的薛嬷嬷听到厢房里的两口子争执起来,赶忙进来劝和。


    崔文熙明明幸灾乐祸,嘴上却不饶人,指着他道:“赵四郎你若敢休妻,我跟你没完!”


    赵承延愤怒道:“毒妇!庆王府容不下你,信不信明日我就让你滚!”


    薛嬷嬷打了他一下,怒斥道:“郎君莫要胡来!”又冲芳凌道,“赶紧把你家主子扶下去,莫要闹生伤了。”


    芳凌依言把崔文熙哄走了。


    厢房里的赵承延气得不行,若不是薛嬷嬷劝说,估计当场就要写休书休妻。


    另一边的芳凌则捏了把冷汗,生怕他动手打人。倒是崔文熙无比淡定,暗搓搓问她道:“我方才的演技如何,可比得上别院那小妖精?”


    芳凌:“……”


    她真的是服了!


    崔文熙:“方才若不是薛嬷嬷拦着,那厮多半就写休书了。”


    芳凌哭笑不得,“娘子出息一点,休书名声不好,得拿和离书。”


    崔文熙倒不在意这个,说道:“我反正已经声名狼藉了,无所谓。”又道,“不管他是不是在气头上说要休妻,只要有这个念头就是好的。”


    芳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崔文熙心中愉悦,走路的姿势趾高气扬,活像一只骄傲的公鸡。


    这不,当天晚上赵承延辗转难眠,开始认真思考到底要不要放弃崔氏。


    往日她闹和离,他不允,而今她不闹和离了,他反倒容不下她了。


    也不知是冷战的时日太长让他心生疲乏,还是雁兰确实上了他的心,他对她的愧疚日益渐增,甚至产生了替她谋前程的想法。


    有些念头一旦开启,便再也无法制止。


    就在夫妻二人因雁兰拉扯时,妹夫冯正调任的日子到了,夫妻离京那天崔家人送他们出城,崔文熙也前去相送。


    临别时崔文姜到底不放心她,握住她的手道:“这次三郎能去淞县,全靠阿姐想法子帮衬,可是我却帮不了你什么。”


    崔文熙眼温柔道:“二娘只要把自己照顾好就不错了,京里头有我和大哥照料,爹娘无需你操心,你夫妻二人去了那边定要齐心合力奔前程,方才不枉崔家对你们的扶持。”


    崔文姜点头,“阿姐对我的好,我都记下了,待我们过去安顿妥善,再回来探望你们。”


    崔文熙:“去了那边,有什么事只管书信回来,若是我这个做长姐的管用,便替你管管,若是不行,就得靠你自己了。”


    崔文姜窝心不已,撒娇道:“还是长姐疼我。”


    崔文熙捏她的脸儿,“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不疼你疼谁?”


    崔文姜把三个孩子唤过来,他们齐齐叫了一声姨母。


    崔文熙爱怜地摸摸他们的小脑袋,说道:“去了淞县,你们仨儿可要乖顺听话着些,勿要给你们阿娘添堵,知道吗?”


    三个孩子纷纷点头。


    崔文熙给他们带了些小玩意儿,让芳凌拿出来分给他们玩耍。


    众人在城外耽搁了许久,才送别崔文姜夫妻离去。待他们的马车越走越远,再也看不到踪迹后,一行人才打道回府。


    崔文熙跟金氏共乘一辆马车,金氏心中到底不舍,红着眼眶道:“从小到大,二娘还是头一回离京。”


    崔文熙:“阿娘莫要伤心,她已经长大了,我看翅膀比我还硬,去淞县一点儿都不怯场。”


    金氏重重地叹了口气,“是啊,你们都长大了。”顿了顿,“也不知什么时候你才能像她那般,能遇到一个知冷热的人,膝下养俩孩子。”


    崔文熙嫌弃道:“阿娘就只有这点出息,你得把眼界打开一点,正如你先前所说,我离了庆王便是二嫁妇,且无生育,哪个门当户对的男人瞧得上呀?我何必自寻苦吃,好不容易从这个坑跳出来了又进另一个坑没完没了?”


    听到这话,金氏不由得急了,“那你想怎地?”


    崔文熙幻想道:“我觉得永宁的日子过得挺不错。”


    金氏“哎哟”一声,啐道:“长公主吃喝嫖赌样样都来,你学她作甚?”


    崔文熙并不认同,“她那日子挺快活的,反正我不会再上当了,倘若又进一个坑像以往那般,那还是孤身一人好。”


    金氏苦口婆心道:“你现在年轻,不知道一个女郎没有当家人和后代依靠的难处,哪怕你再嫁做继母也好过孑然一身。”


    崔文熙:“我没兴致去做后娘。”


    金氏:“你可以挑年纪大一些的,不用你去替别人养儿子,只要对方品行端正,无不良嗜好,且样貌身段佳,最好是鳏夫,没什么妾室,会省心许多。”


    崔文熙撇嘴,“我为什么就不能挑小郎君呢?”


    金氏:“???”


    崔文熙想起那日在畅音阁替永宁烹茶的少年郎,发梦道:“小郎君极好,温顺听话,又不多事,高兴就哄哄,不高兴就扔一边,可比做继母有意思多了。”


    金氏没好气掐了她一把,“你这哪是寻夫君,是养男宠,没个正经!”


    崔文熙没有答话,心想男宠就男宠吧,反正再让她跳坑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与其去做继母做续弦靠男人,还不如自己养个男人玩儿。


    当然,最好是年轻鲜嫩的,因为没甚经验的容易打发些,不似老油条缠人。


    金氏到底担忧自家闺女处理不好与庆王的和离,忧心忡忡道:“元娘若需要娘家人撑腰,便来知会一声,国公府断不会拖你的后腿。”


    崔文熙笑眯眯道:“只有没本事的女郎才会动不动就跑回娘家诉苦,我崔氏若连庆王那倭瓜脑子的男人都搞不定,以后还过什么好日子?”又道,“阿娘且瞧着罢,我得让庆王跪着求我和离,不仅如此,还要赢得赵家皇室的舆论支撑,这样以后我才能继续在那个圈子里厮混,你明白吗?”


    金氏知她头脑聪慧,叹道:“我见不得你受委屈。”


    崔文熙宽慰她道:“只要没有爱,就不会有委屈。”顿了顿,“这事国公府莫要插手,待夏日一过,多半就成了。”


    金氏:“好好好,你打小就有主见,我们都听你的。”


    崔文熙亲昵地蹭了蹭她,“丢了一个庆王没关系,但我不能丢了皇室的圈子,日后总会用得着,若不然我何故与他这般周旋?”


    她句句都有道理,金氏也不好过多干涉,毕竟往后的前程还要靠她自己去挣,娘家人只能默默做她的后盾,在她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这或许才是最好的。


    回到庆王府后,崔文熙刚进府门,家奴便送来请帖,原是端午节宫里头的宴请。


    再过十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了,待六月一过便是入秋,崔文熙听着夏日蝉鸣,平日里觉得吵闹,现下却愈发觉得悦耳动听。


    这段时日她没再搞事,别院里的雁兰也很有默契地没有动静,双方都很平静。


    然而平静下却酝酿着狂风暴雨。


    端午家宴,皇室宗亲都会在朝阳宫齐聚一堂。


    参加家宴那天崔文熙一如往常光鲜,穿了一袭抢眼的石榴裙,外罩胭脂色纱罗大袖衫,娉婷婉约,通身都是端方雅重。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