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历史军事 -> 太平歌

太平歌 第16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赵诚都知道陛下召了康亲王和廉亲王。01bz.cc他丝毫不在意,只管完成陛下布置的功课,在西苑里最不缺的就是聪明,所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故作聪明。


    赵旭的人忍不住,不想吴顺那么谨慎,在西苑里四处打听,甚至都打听到杨寿山的干儿子杨先勇那里去了。


    杨寿山也就知道了。


    赵诚听吴顺说隔壁院子里两个内官消失了。


    赵诚知道,杨寿山警告隔壁的人了。赵旭确实被吓着了,连着两日闭门不出。


    赵诚还是照旧,但是第二日就知道姐夫裴岘出事了。


    第章 十一月初


    ◎风云初定◎


    周聿昭是铁了心查裴岘, 在漕运上就一路细查,何静生甚至查到他曾在漕运上放过运粮船,和江南粮商关系匪浅。


    何静生就等着这个机会, 几乎不假思索, 将裴岘和搅弄江南粮价的人联系在一起。


    裴岘起初也不知道,等弹劾的折子进京后,他才让裴慎速速南下去查。


    周聿昭的折子进京, 是做实了裴岘在江南粮价案中有操弄粮价的嫌疑。


    恰好在每一处都有他的影子,关键时候都是他的人情。


    赵幼澄被完美挡住。


    等赵幼澄知道的时候, 裴慎已经回来了。


    陛下将弹劾的折子留中不发,也不需要内阁审议, 只是审视着朝中的每一个人, 因为已经入冬, 赶上安成公主大婚, 陛下暂时不理会这些消息了。


    但康亲王领着人出京巡查蓟镇等周边之地。


    勋贵们这些年实在是扶不起来,从先帝朝就开始, 默认了养着勋贵们。


    裴岘这几日因为担心赵幼澄知道朝中弹劾奏折的事情,大部分回了裴府。


    此刻他在裴家外东苑的书房看着来信,问:“丁远山守住广宁城, 蓟镇驻军五万, 就算蒙古三个部落联盟南下,也跨不过来。”


    若是京畿兵马宽裕,像成祖当年一样领着兵马“扫北”,沿着长城边关扫荡过去,是足以震慑这帮人的。


    可裴慎和他说的不是这回事。


    裴慎因为知道何静生查裴岘在漕运上为运粮船放行, 用了私印, 所以才去查的冯直, 继而查到冯唐。


    这才让他吃惊,冯直和冯唐两兄弟,居然不声不响配合着陛下在江南大开杀戒的时候,将江南大族收割了一场。


    几百万两的白银不是随便说说。


    裴慎查到这个结果也是惊讶异常,看不出来十几岁的婉淳公主,不声不响做下这等大事。


    裴岘皱着眉听裴慎说完,很久都没说话。01bz.cc


    他终于想起来,赵幼澄问他,如果我和你想象中不一样,你会怎么办?


    她从入京开始,就格外小心翼翼。敢赌上一条命就为了住在太微宫。


    可见她早就防备着周太后和陛下,避免被周太后当棋子。比起周太后,她更愿意做陛下的棋子。


    他打开信,将赵幼澄在江南做的所有事情一件一件细细看过去。


    他不得不承认,她的聪明少见。


    而他阴差阳错也做了她的烟雾弹,用来扰乱其他人的视线。


    没有人会想到,她能顺着陛下的意思,顺势压下江南的粮价。


    他保守估计,她手里的粮食可比江南的秋税,甚至能供辽东总共十万兵马一年的嚼用。


    裴慎知道,这件事不可能是二爷做的,因为那次是婉淳公主写信托他放船,当时就是裴慎办的。


    裴慎看他的眼都不一样了,他的妻子太聪明,但就因为太聪明了,动作太多,总有疏漏的时候,就比如眼下。


    这个锅他不得不背,万不能让人查到婉淳身上,查到他身上,是武将乱朝政,要是查到婉淳身上,加上最近赵诚身份敏感,他们姐弟就麻烦了。


    “这件事不要声张,只管让他们去查,记得不要让人查到阿鲤身上,你做严实一点,把冯直扣下,让他少说话,冯唐那里知会一声,他知道轻重。”


    裴岘知道,冯唐是赵幼澄的大管事,他知道轻重。


    裴慎知道,二爷现在是驸马,婉淳公主好了,他也就好了。婉淳公主若是出事了,二爷也会很麻烦。尤其太平王现在敏感。


    冯直被裴慎直接扣在河南。冯唐刚回京就被请到裴岘的书房了。


    因为裴荀已经知道弟弟在江南作乱背人弹劾了,他怎么也不相信,他查了那么久的人,居然会是弟弟。


    裴荀严肃问:“当真是你做的?你手里没有那么多粮,更没有那么多钱,你拿什么下注?”


    正说着冯唐进来。因为裴岘可能需要兄长帮忙,所以他必须知道赵幼澄还做了什么。


    冯唐知道驸马,进了书房只管行礼,其他的一言不发。


    裴岘看着他,面无表情说:“和我讲讲,你们殿下怎么在江南,压着世家,将粮价压下去的。”


    冯唐目光闪烁:“驸马说什么,老奴不明白。”


    裴岘长话短说:“冯直在我手里,现在赵诚在西苑,有那么多人等着他的把柄,江南粮价案的漏洞那么多,我能知道,他们不会知道吗?你最好和我说清楚,我才能想怎么替你们圆过去,若是你不肯说,到时候查到你们殿下头上,到时候就不是一桩案子了。”


    赵诚继承的位子,可就没了。


    冯唐也知道轻重,要说冯直在他手里,他宁可舍了弟弟,也不可能出卖殿下的。


    可赵诚的事情是大事。


    冯唐看了眼裴荀喝着茶一言不发,斟酌说:“殿下真心为了江南百姓,我等更是不是为了赚百姓的血汗钱,我敢对天起誓。”


    裴岘淡淡说:“我信。”


    冯唐:“那殿下……”


    裴岘:“你们殿下也知道,她初心是好,但她做的事是不能拿到台面上的。能和户部做对,操弄粮价,这等罪过你也担不起。你们殿下更不能背,尤其是眼下,你明白吗?何况她没有那么多钱的。”


    “太平王殿下的钱全都给了殿下,殿下将在姑苏的家当都典押给了闽商……”


    冯唐也知道,当初时间紧迫,他做的漏洞太多了,驸马能查到,朝廷那帮人也能查到。


    裴荀听着他娓娓道来,心里震惊之余,还是感叹赵幼澄聪明。更多是胆气,一环扣着一环,简直将陛下的脾气摸得一清二楚,顺着陛下的脚步,一切严丝合缝,最重要是时间、时机都卡的刚刚好。只要稍有差错都不可行。


    裴岘知道后,才说:“冯直留在河南不要露面,到时候我让人直接送他去西北。你就留在京中,哪里都不要去,记住了,你去年高崎案后,就回乡祭祖了,没有去过江南。”


    冯唐到底是文敬太子东宫出来的人,诚恳说:“裴大人不必如此,若是真的查到老奴身上,只管将老奴交出去就是了,殿下和小殿下年幼,自然辖制不住我等东宫旧人。我虽是奴仆也知道殿下的宏愿,死也不冤屈,就当是我为大周敬忠,也为文敬太子敬忠。”


    冯唐说得情真意切,裴荀听得感喟,裴岘却没那么多话,只说:“没那么严重,你们殿下只有你们几个得力的人,只管守好你们殿下就是了,今天的事不可让她知道。若是江南那边有什么消息只管和我说就是了。去吧。”


    等冯唐走后,裴荀很久才说:“我让人查了很久,都只查到那个冯直身上,没想到居然是……”


    裴岘笑了下说:“我知道她聪明,只是没想到她下手这么重。”


    裴荀问:“这件事会一直被究查,总要有人来背。”


    裴岘很是无所谓说:“那就我背吧,陛下现在顾不上查这些,查到我身上,也无甚。”


    他话虽这么说,但也知道,他的官职很可能是保不住了。


    裴荀比他想的更严重,但裴荀至今还是户部尚书,他还在养身体,闭门不出,但朝中的事情还是知道的。


    “我知道了,你自己小心些。”


    裴岘也宽慰哥哥:“没事,最迟年底陛下定下太子,那些举棋不定的人也就安心了。”


    裴荀摇头:“陛下身体等不要那么久,到时候才是起乱的时候。”


    裴荀太知道权力交替中出的乱子了。


    “我知道,太微宫那边暂且没出事,就不会有事。”


    当晚回了太微宫,赵幼澄还在整理最后的书册,见两日都不见人的裴岘回来了,问:“陛下要动兵了吗?”


    裴岘看她一眼,摇头:“没有。”


    赵幼澄好:“那是出什么事了?”


    “江南来的消息,漕运上在查去年江南粮价的案子。”


    赵幼澄面无异色,问:“是有什么不对吗?粮价降下来是好事啊。”


    裴岘顺着她的话,点点头:“是好事,但这种事,不好说。毕竟能操弄粮价这样的本事,不是谁都有的。”


    赵幼澄没等到冯唐的消息,所以并不知道朝中已经有人开始弹劾裴岘。


    她根本不在意说:“要是能整治吏治,何必让江南大族乡绅们猖狂成这样,连富庶的江南都盘剥百姓到这等地步。”


    她言语中都是不屑,可见对陛下整治江南是看不上的。


    裴岘心里好笑,又觉得她窝在这等地方,有些可惜了。


    都说赵诚早慧,她丝毫不比赵诚差。才十六岁的年纪,能收割江南世族几百万两白银而全身而退,他都未必能抓得住这种机会。


    裴岘也只是问了句,不想她起疑心,不再提起了,站在她身后看了眼她整理的东西。


    她写东西很认真,尤其绘制堪舆图十分了得。


    “若是改日我需要地图,一定找你绘制。”


    赵幼澄丝毫不吝啬:“那你需要带我去看山川河流,我总要看过才能绘制出来。”


    “你这些不都是参照地方舆图绘制出来的吗?”


    赵幼澄否认:“有参照,但更多的是,我看了每个人的游记,根据记录推算出来的,比如我路过江都,水陆山川,从北上的运河沿岸开始绘制……”


    裴岘听到最后问:“你一路上不是病着吗?”


    赵幼澄仰头看他一眼;“我病着,和我一路上记录山河地理并不冲突。”


    裴岘伸手摸摸她的脑袋,心里轻叹了声。


    十一月十九日安成公主大婚。


    陛下在西苑受公主拜别,第二日左书房中内阁议政。


    这是停了大半年的议政,再次开始,主要议继承人。


    所以这次也多是沉默,马廷庸一反常态,选了太平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