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历史军事 -> 盛唐小女官

盛唐小女官 第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她看了看自己所剩无几的桂花糕,再看了看王维那张秀逸非凡的脸蛋以及略带怅惘的眼,决定忍痛给他分享仅剩的美味:“你还想吃么?”


    这么大一点的小孩根本藏不住心里的想法,那种“我也不多了”的纠结与心疼几乎写满了她整张小脸。「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王维:“……”


    王维说道:“不用了,你吃吧。”


    他还没有无耻到跟五岁小孩抢吃的。


    哪怕变文一向是摘取精彩部分切入,这场俗讲还是讲到了下午才结束。三娘把带来的小食都吃完了,饮子也全吨吨吨地喝进肚子里,郭幼明便问她要不要尝尝大荐福寺的斋食。


    恰好到饭点了,佛寺有便宜的斋食供应。


    贵人们要是吃不惯面向寻常香客的麦粥麦饭之类的,也可以加钱吃点别的,光是蒸饭就有十来种可以选,各佛寺更是都有自家独有的特色糕点供应。


    别看三娘年纪小,她做事有主意得很。听她八叔问要不要吃了斋食再走,她马上又逮着机会和王维搭话:“您常来这边吗?”


    王维本来已经准备离去,听三娘这么一问又涵养极佳地回答:“某客居于此。”


    三娘听懂了,这位摩诘先生就住在这里。她两眼一亮,知道自己问对人啦!


    “您知道有什么好吃的吗?”三娘积极追问。


    听八叔说出去吃饭最好找常客问清楚哪道菜最好吃,不能问店家或伙计,不然会被他们给坑了。


    至于她八叔之所以会这么谆谆告诫她,当然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被坑的那个——当时他花了大价钱吃了超难吃的菜、买了超难喝的酒,简直一肚子火,回来后和三娘念叨了好几回。


    这不,三娘不仅记下了,还活学活用地实践起来。


    王维想到自己也该用饭了,索性亲自领着她们去斋堂。


    寺中有“梆响过堂”的惯例,斋堂外悬着木梆子,到饭点时便敲得梆梆作响,提醒寺僧和租客们该用斋餐了。


    三娘一行人来到斋堂外时正好看到有人在敲梆,清脆的梆声传得老远,引得她好地驻足看了过去。


    对小孩儿来说什么事物都很新鲜,她认真观察了半天,觉得这东西很有用,哒哒哒地跑过去问那个敲梆的小沙弥:“这个能敲得很响的东西叫什么?怎么做的?”


    郭幼明只觉一眨眼的功夫他那么大一侄女儿就不见了,赶忙跟过去抱起三娘教育道:“在外面不能乱跑知不知道?仔细让人把你抱走卖掉!”


    三娘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她相当诚恳地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又继续转过头一脸期待地看向小沙弥,似乎真的非常需要这个能挂在门口敲得倍儿响的梆子。


    郭幼明:“……”


    总感觉提前体会到了给人当阿耶的辛酸,想来他阿耶每次看到他诚恳认错、从不悔改的态度时都气得不轻。01bz.cc


    三娘一点都不晓得她八叔复杂的心路历程。


    她兴致勃勃地问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东西,才跟她八叔说起自己的伟大构想:“这个听起来很容易弄,一会回到家我就让阿翁挂一个到八叔房门外,这样八叔以后就没法睡懒觉啦!”


    须知幼崽的精力十分旺盛,家里人平时外出的外出、读书的读书,就郭幼明这么个终日无所事事的闲散人士可以给她当陪玩,三娘自然对郭幼明时常睡到日上三竿这事儿十分不满。


    所以看到小沙弥敲梆子时她立刻来劲了。


    世上竟有这等叫醒器,她一定要拥有!


    郭幼明:?????


    我真是谢谢你啊,想法多多的小阿晗。


    旁听了全程的王维和郭曜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几人相携入了斋堂,里头已经飘起了食物的香味。哪怕没有荤腥,大荐福寺的斋餐闻起来也很不错,至少三娘感觉自己有点饿了。


    她力邀王维等会一起把斋食交换着吃,这样他们都可以尝到好多种不同的美味!


    王维没有拒绝。


    最终这顿饭在三娘的主持下把每样吃食都互换了一轮,所有人都吃得非常丰盛。


    回去的时候远还没到宵禁的点,叔侄三人便又优哉游哉地往回走。


    郭曜已经开始读书了,路上忍不住与三娘说起刚才那位摩诘居士可能是位非常有名的大才子。


    三娘听后笃定地道:“他长得这般好看,才华肯定不会差!”


    郭曜闻言看了眼旁边的八叔,嘴里还说道:“那可不一定。”


    郭幼明:?


    你什么意思?


    你小子那眼是什么意思?


    说话就说话,你看我做什么?


    郭曜转开眼,不看他们家八叔投来的愤怒目光,摸着三娘脑袋给她背起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最后还重点强调这是人家王维十七岁的时候写的。


    有的人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却还是文不成武不就,估摸着十七岁时也不会有多大改变,人和人可真是不能比啊!


    第5章


    三娘如愿出去玩了一天,开心得一回到家就蹦进她阿娘怀里,手舞足蹈地说个没完,从自己听了什么故事讲到自己都吃了什么。


    最后还把王维大夸特夸了一通,直说自己从未见过这般好看的人!


    为了不让王氏念叨她以貌取人的毛病,她还现学现卖地背起了她长兄路上背过的诗表示自己也有欣赏别人的内在美,并问王氏:“茱萸是什么东西?九月九要登高的吗?阿娘,我也想去!”


    王氏被她吧啦吧啦一连串话弄得头疼,无奈地说道:“你怎么什么都想去?今儿你才出过门呢。”


    “今儿和八叔一起去的,重阳要和阿娘去,每个人都要去!”三娘还有理有据地把人王维的诗给改了词,“遍插茱萸一个不少!”


    王氏心道,怎么能一个不少,你阿耶还在外头来着。


    不过丈夫郭子仪回来得少,不仅夫妻俩分隔两地,孩子们见到他这个父亲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也难怪三娘压根没把她阿耶算进来。


    郭子仪作为从四品的都护府二把手,其实可以把家眷接到任地去,不过考虑到边境苦寒,七个孩子最大的也才十一岁,郭子仪在郭家祖父致仕后便把她们母子几个安排到长安,这几年只在有职位调动或回京述职时能回来小聚一段时间。


    佳节将至,王氏也有点想念远在边关的丈夫了。


    重阳算是大唐三大节之一,到时候连官衙都会放假,出游的人摩肩接踵、多不胜数,自家小孩儿总不能全困在家里。


    王氏考虑片刻后便说道:“回头我与你祖母商量商量。”


    三娘得了王氏半肯定的答案,马上快快活活地去把这好消息告诉家里每一个人。


    往年郭幼明等人也会去凑热闹,本不觉得有多新鲜,看她迈着小短腿兴冲冲跑来报喜,竟也莫名添了几分期待。


    郭家祖父还和三娘回想当年自己在地方上登过多少山、遥望过多少次故乡。他可是当过四州刺史的人,地方经历可丰富了。


    三娘听得津津有味,并且积极追问哪里的山最高、哪里的水最甘甜以及地方上都有什么样的厉害人物。


    每说到精彩处,她那张嫩乎乎的小脸蛋上写满由衷的惊叹,极大地增加了郭家祖父的诉说乐趣,叫他忍不住搜肠刮肚多回忆些有趣的事讲给孙女听。


    三娘听了一脑子地方趣闻,回去以后心里还是痒痒的,翻出自己每天练字用的笔墨开始在纸上写了起来。


    遇到不会写的字,她便蹬蹬蹬地跑去寻她阿娘或祖父问怎么写,问明白了又蹬蹬蹬地跑回去接着往下写,一天到晚跑来跑去竟也不嫌累。


    这般忙活了几天,三娘总算是把她祖父提及的地方趣闻统统记了下来。


    她拿起自己写的《郭刺史见闻录》左看右看,觉得自己的字经过这段时间的勤学苦练总算已经整齐了许多,不再是最开始那歪歪扭扭的模样了。


    三娘抱着自己好几天的辛劳成果跑去找祖父献宝。


    郭家祖父见她捧了厚厚一叠文稿跑过来,不由问道:“晗娘拿的是什么?”


    三娘用力迈过对她来说有点高的门槛,径直跑到郭家祖父身边举高文稿给他看:“祖父说的,我都写下来了!”


    郭家祖父微讶,接过文稿仔细看了起来。


    唐人为官讲究“出将入相”,文武官员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无论是文官想转武官还是武官想转文官,只要符合对应的选拔条件即可。


    郭家祖父就属于文官武官都混过的那种,他身高八尺,声如洪钟,胡须还挺茂密,看起来更像个武将。


    可他后来历任四地刺史,文辞方面的能力其实早就给练出来了,叫他自己写可能写不来,让他品评一二还是轻而易举的。


    郭家祖父仔细品读起了亲孙女写的《郭刺史见闻录》,只见她居然把他提及过的吉、渭、寿、绥四地的重阳风俗都记述出来了,地名、人名、事件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读着读着眉头越扬越高,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盛,最后放下文稿抱起三娘哈哈大笑:“看来我们郭家生出个才女来了!”


    三娘见祖父这般高兴,自己也很快活。只不过她还是认真分辨道:“都是阿翁讲的,不是我想出来的。”


    既然都不是自己想的,哪里能算才女呢!


    “你能写出来就很了不得了。”郭家祖父拿郭幼明给她举例,“你看我给你八叔讲了百八十次,他能写出什么来?”


    最近手头紧、正准备过来跟自家亲爹讨点钱花的郭幼明:“……”


    我真不该在这里!


    郭幼明在收回脚和不收回脚两个选项中挣扎片刻,还是抵不过好心迈开脚跑过去看看爷孙俩到底在聊啥、怎么会殃及他这无辜的池鱼。


    郭家祖父正好想敲打敲打自己这个幺儿,便把三娘写的《郭刺史见闻录》递给郭幼明看,嘴里还不忘教训道:“你看看你都十四岁了,文章能写成这样吗?”


    说实话,三娘的岁数摆在那,真要说她能写出什么绝世文来那肯定是假的,充其量只能说记述得挺顺溜而已。可光是能把文章写顺溜这一项,已经远超许多人了!


    君不见许多人好几十岁了,写起文章来还是磕磕绊绊的,憋半天都憋不出三句话来。


    郭家祖父边捋着花白的胡须,边睨向自己表情变得很精彩的幼子。


    郭幼明的脸色确实非常精彩。


    就,最近他一口气把论语抄了十遍,感觉自己的一手字总算能看了,不至于再被五岁小侄女比下去,于是又开始每天呼朋唤友到处浪。结果他还没放纵几天,他这宝贝小侄女又给他来了一记痛击——


    谁来告诉他为什么他宝贝小侄女不止一手字进步速,连文章都已经会写了?!


    郭八陷入了强烈的自我怀疑之中。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啊?


    郭幼明一脸绝望地看向自家小侄女,隐隐感觉自己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本来嘛,他头上那么多兄长在,怎么都轮不到他来努力,他只要赖在亲爹身边混吃等死就好了,每天跟着朋友们到处玩耍不香吗?为什么要辛辛苦苦读书习武?


    可现在问题大了。


    以前他这宝贝侄女顶多只是背诗比别人快一点,口齿比别人伶俐一点,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她居然还要舞文弄墨!


    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才好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