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吧 -> 历史军事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3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理寺卿张了张口,最终还是郁闷的咽下未尽之言,皇上正值气头上,他要是不识趣的坚持,难保自己不会步了将要落马的那些官员后尘。01bz.cc


    正宁帝很少直接当众表现出自己的雷霆之怒,众人已经总结出经验,伴随他的这各情绪反应出现的,往往都会有一场腥风血雨,谁都不会希望自己会成为人头落地者之一。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京城内气氛凝重,说是风声鹤唳也不为过,可是朝堂各部还要正常运行,其它工作也要继续。


    朝野上下的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拔出一个,就得准备一个填上去。


    因这次的大整顿,一次□□的有点多,这是正宁帝登基上位时,何殊就想做却不能做的事,因为那样很容易生乱。


    朝堂与地方上的工作需要人做,没有做好各方面的万全准备,会让那些工作变得混乱无序,更难收拾。


    所以这些年来,都是采取平时清理被曝出来的那些,发生什么重大事件的时候,才严查一批,以达到警告其他官员不要太过分的目的。


    像这次这般大整顿,是一个非常繁复的工作,何殊需要做的事情特别多。


    这次大换一批官员上去,为安民心,与确保大安政治生态环境的稳定,接下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也不方便再有类似的大动作。


    这样一来,对于即将接任那些出事官员的审核与筛选工作,一定要做得相当细致。


    毕竟每一个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员,在其任职期间的作为,都将直接关系到当地的民生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治安环境的好坏。


    人心难测,何殊也不敢肯定自己挑出来的那些人,都是能够真心为百姓谋福祉,愿意为民作主的好官。


    不管这些人是为名还是为自身的前程,只要能多些愿意认真做实事,真正担起治理一地的责任,她的努力就不算白费。


    这些人中,有的是从当官员中就地提拔,有地是从异地调派,有的则是从京中各府衙里抽调,包括从她为正宁帝组建的‘参谋团’中,挑出的一些有意去地方施展抱负者。


    所以何殊一定要亲自负责这些官员的处置,并选取接任人员,事关重大,一旦让朝中大臣得到可趁之机,只会让他们的党派势力得到进一步的扩充与壮大。


    朝中大臣与地方势力的勾结,的确是件屡禁不止的事,何殊也没本事彻底肃清这种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的现象,她只能竭力让一切事态的发展处于可控状态。


    看着何殊拟定出来的那份对那些官员的处置清单,正宁帝一手拿着扇子给自己用力扇了几下,无比遗憾与烦躁的感叹。


    “咱们早年想要搞钱的目的太明显,这些官员现在都变得更奸滑了,最近这两年处置的一些官员,能抄出的家财十分有限,那些家伙竟然咬死了不说,这样就能将他们贪赃枉法获取得的钱财,留给他们的子孙享用。”


    正宁帝能够理解那些人的想法,虽然近两年来,他已不缺抄贪官污吏家得来的那些钱财。


    可是一想到那些人死也不交待的钱,本该是朝廷的,也相当于是他的,正宁帝的心情就很不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何殊手上的朱笔瞬间停在原处。


    她迅速想到这次肯定也要面临这种情况,一次性处置这么多官员,对朝廷而言,也是一个巨大损失。


    那些官员往往都是贪赃枉法之辈,若是也都奸滑的转移、隐匿财产,加起来绝对是笔天文数字,她怎能容忍?


    何殊随即就在脑海里开始思考对策,看到她这反应,正宁帝立刻意识到太子这是又在思考重要事情。更多小说 LTXSDZ.COM


    拿着扇子贴心的给她扇着,不敢再发出声响,生恐会打扰到对方,正宁帝十分期待太子能想出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改变一下这种恶劣现象。


    不过他也知道,他们爷俩手上的人再多,也不可能去监视天下所有官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人家干了亏心事,提前做好狡兔三窟的准备,实在让人没办法,毕竟朝廷每天都要面对很多事,不可能将人力与时间耗费在查找赃物上。


    何殊已经习惯贪官被处置,却搜不出违法所得的事,之前没往这方面用过心。


    此刻听到正宁帝提起那些贪官污吏宁愿死,也不愿交出违法所得,要留给子孙后代享用时,她突然来了灵感。


    大安毕竟不是她前世所生活的那个早已取消连坐的时代,既然那些贪官污吏是为了给子孙后辈谋福,才不愿吐出那些违法所得。


    何不反向思考一下?只要朝廷估算出那些贪官污吏的违法所得数额,犯事的坚持不愿拿出来,就将这债记在他们的子孙后代头上,代代相传,直到他们的后代还完这笔钱,才算销债。


    何殊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这个主意确实可行,所以她随后就跟正宁帝提出这个想法。


    “父皇觉得如何?”


    正宁帝收起手上的折扇,高兴的敲打着自己的手心。


    “妙啊,还是皇儿聪明,对,就要这么做,这样一来,不仅能让那些不法官员好好思量一下,到底值不值得冒险,那些被查处的官员,也没了继续隐瞒违法所得的动力。”


    何殊点头,并持续完善这个想法。


    “如实交待违法所得的去处,才能得到一定额度的减免。”


    正宁帝双眼一亮,这个他有经验,“这样我们就能有机会抓住更肥硕的大贪官,不错、不错,就得这么办!”


    为了不耽误这次的‘进帐’,正宁帝迅速召来一批近臣商讨,并完善这一新规的具体条文,并在次日的朝会上正式公开这项新规。


    真正心底无尘,对这项新规坦然无惧的朝臣,对这新规不吝溢美之词,大力的歌功颂扬。


    心中有鬼的人,要么跟着大声赞扬,要么跟着附和。


    还有一部分理中派认为此举过于激进,这种坐连子子孙孙无穷辈的方法,不是仁政,非明君所为。


    气得正宁帝恨不得当朝骂他们脑子愚钝,冥顽不灵。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这些人需要用钱的时候,嘴一张,就是大道理一长串,户部没钱就让找他这个皇帝要。


    而正宁帝这辈子受到过的最大挫折就是穷,因为穷,他做了许多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竟能做得出来的事。


    哪怕现在手头稍宽裕些,可是他还要治理一个处处都要用钱的国家,所以对于钱的事,他是格外敏感。


    与钱有关的话题,也格外容易让他破防,对他而言,钱是远比皇子都重要的大事。


    为了钱,他当年甚至不惧暴君之名的拎起刀,现在还只是为了能够收回本就该属于朝廷的钱,这些人竟然拿什么‘仁政’‘明君’来道德绑架他。


    在正宁帝看来,这完全就是个笑话,他是那么容易就能被要挟的吗?


    难得太子给想出这么个好主意,什么都无法阻挡他要拿回本应拿回的钱的决心。


    即便这些钱进不了他的私库,只要能让他少从私库里拿钱去贴朝廷的花费,就算是他赚了。


    “朕曾听人说,法律是是对人性道德的最低约束,朕希望天下人都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约束自己的私心,不要去触犯国法,那样谁都不用受罚,制定严厉的法律警示天下人,就是朕的仁政,对天下人的仁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那些自以为有理有的人,也无话可说,因为这就是一桩各说各有理的事。


    而治国需要的不只是道理与道德,还要有清晰的秩序与界限,用来强制约束人们的言行,才能让这个国家天下太平,秩序井然。


    接到朝廷召其进京述职并领赏的恩旨,还见到前来接任他的职位的官员时,张长平的心情有些复杂。


    若能像这些人祝贺的那般升官得重任,固然是件好事,可是张长平心中颇有些遗憾。


    摆脱多年来一直掣肘他的王同知,又少了那些碍事的地方豪门大族的干扰。


    新来的同知在青山州没有根基,还在熟悉与适应阶段,张长平总算可以当个真正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的知府。


    可是这种舒心日子没过几个月,就要给别人挪位置,让张长平对此着实感到颇为遗憾,毕竟他还有满腔的抱负与想法没能实现,


    毕竟这次进京后,他不确定自己会被安排到什么位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去到陌生职位上,在陌生的环境中,他肯定又要从头开始,再次开启与同僚勾心斗角的生活。


    张长平不知道的是,何殊正因知道像他这种性格的人,有人掣肘时,他还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付出全部努力。


    让他享受到大权在握,将一地变成自己的一言堂的滋味后,这种人最容易被安逸生活腐蚀意志,最后在没有危机环境中,不知不觉的迷失自己。


    何殊十分清楚人心经不住考验的道理,所以她当然不会在发现这个问题后,仍放任这么一位能臣走上岔路。


    所以她已为其规划好未来的发展路线,核心宗旨就是不会让他闲下来,不会给其留下可以长时间放松机会,只要他还没有放弃仕途。


    张长平此刻还不知道这些,对于自己会被调离的事,他早有心理准备。


    所以他不仅对先到位的那位同知特别大方,亲自带着对方熟悉府衙事务,对于这位来接任他的位置的新知府,在工作交接方面他也毫无保留。


    毕竟他是破格被任命为青山知府前,之前的官阶不算高,也不是什么重要职位上的人。


    再加上他的性格圆滑,靠着谁都不得罪,还能广结缘的本事,也就没有真正投靠什么势力。


    不管青山州新来的两位官员是什么身份来历,他都不介意送个顺水的人情。


    直到张长平将青山府衙的事务彻底交接清楚后,他才叫来林进志等人。


    在此之前,他已经跟对方透过口风,征询他们是否是意随他一起上京。


    崔景怀回京之后,被正式任命为九门提督一事,张长平已在邸报中看到公示。


    这让他对崔景怀的背景实力更觉忌惮。


    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不管他自己去到京中会得到怎样的安置,被对方看上的林进志等人,肯定能如对方所说,在京中得到更好的前程。


    所以张长平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直接将这些实情告诉林进志等人,让他们自己选择。


    “你们都是怎么考虑的?本官已经定下会于后日,随怀安商行的商队一起出发上京。”


    除了一人因父亲生病,不忍离家外,林进志等人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一起上京。


    “卑职等人蒙大人不弃,自当继续追随大人!”


    这话听着固然让人传,张长平还是选择将自己的分析如实相告。


    “京中乃是繁华之地,本官到了那里,也只有随行就市、任人调遣的份,恐怕没什么照拂你们的能力,不过等到我们抵达上京后,本官会带你们先去拜会崔大人,想来崔大人应该会给你们一个合适的安置。”


    几个都听说过崔景怀除了之前曾当众曝出的龙威大将军外,回京后已经接掌九门提督一职的事。


    若能得到那位贵人的重用,他们在京中前程自是不必担忧。


    “多谢大人的恩德,卑职等人永不敢忘。”


    确定完这些事情后,直到张长平一行与怀安商队汇合后,才发现除了他们,还有一人也要上京。


    这人就是一直隐居在听泉山的杜大先生。


    作为青山州的知府,张长平当然是在第一时间就已得知吴教谕将其引荐给崔景怀的事,也知道崔景怀在离开陈阳城的前几天,带着他的外甥一行人去杜家的事。


    可是杜大先生既没有随他们一起离开,之后的几个月,也没有任何动静,张长平原以为这件事已到此为止。


    却没料到,他在这支将要上京的怀安商队中,竟然见到了对方,这将意味着什么,显然是不言而喻。


    第三十六章


    杜乐贤在陈阳城外的听泉山中隐居十余年的事, 张长平早就知道。


    因对方在文坛所享有的崇高声望,张长平甚至还曾避人耳的找理由去拜访过一趟,以示尊敬。


    只是两人没有深交,平日里也并无往来, 杜乐贤将要复出的这件事, 与张长平也没有什么利益关系。


    不过行事向来周全的张长平还是客气的上前寒暄, “刚听闻乐贤先生也在此,真是幸会、幸会。”


    背手站在马车旁的杜乐贤听到声音,赶紧转过身拱手还礼。


    “失敬、失敬, 老朽也没想到,竟能在此遇上张府尊, 多谢张府尊这些年的关照, 张府尊在青山州功绩斐然,此番上京定当是鹏程万里、一路高升,老朽在此提前向张府尊道声恭喜了!”


    张长平连忙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 只盼圣上莫要嫌张某无能, 在青山府虚耗光阴多年就好,不敢奢望其它, 倒是先生此番出山,定能施展一身才能,实乃可喜可贺!“


    以杜乐贤过往的经历,张长平是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还能有出山的机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